岳母來我家

  岳母已經八十七歲高齡了,由於生活尚能自理,又愛清淨,所以幾年前岳父去世後一直獨居在自己的老院子裏,只有冬季,她自己不能生爐子取暖,才和子女家一起生活。

  前年十月妻子有幸調回縣城工作,又趕上冬季供暖在即,城裏總比鄉下暖和,洗洗涮涮也比較方便,我們商量著接岳母來城裏過冬。

  雖然臨回家的時候我們想好了各種各樣的說辭,但到了岳母家後,任我們費盡口舌岳母卻堅辭不來。沒有辦法,我們找了村裏的親朋好友做工作,正話反話說了一籮筐才把岳母說服接到城裏來激光去斑價錢

  岳母愛乾淨也知道講究衛生,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抓緊洗澡。妻子給岳母洗了澡,給她換上新買的內衣內褲和絨衣絨褲,把她穿的和帶來的衣服又都洗了一遍。或許是鄉下塵土飛揚的沾染的塵土多,岳母的衣服反復涮洗了好幾次,岳母怕用水花錢多,阻止了好幾次。岳母換了乾淨的衣服,喜笑顏開,說縣城的自來水就是甜,洗的衣服乾淨,穿起來也輕爽舒服。

  妻子端來洗腳盆,給岳母泡腳、洗腳。又給她剪長長的黑指甲,手上腳上。給她“打掃衛生”的時候,我們說話得時時陪著小心,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,生怕岳母懷疑我們嫌她髒。超拽

  岳母苦日子過慣了,生活簡樸,就怕花錢。她來家後一律不讓告訴城裏的親朋好友和侄子孫子等親戚,以免別人來看望她買東西花錢。給她買的新衣服,嘮嘮叨叨多次批評我們,不舍得穿。她的其他女兒和兒子來看她,因為我們平時較忙,無暇做菜,看到我們從飯店要的炒菜,更是心疼的要命,板起臉來訓斥我們亂花錢,不會過日子。

  岳母來後,我們的飲食習慣也發生了變化。以前炒菜都是七八分熟,現在煎炒烹炸都要十分熟,這樣岳母吃著才鬆軟可口。買來的水果如橘子香蕉蘋果等,也要和岳母一起吃,這樣她看著才肯吃,如果我們不吃,岳母寧可看著水果爛了也不吃,堅決不吃“獨食。因為擔心老年人便秘,早餐和晚飯一定有湯水,米糊、小米粥、南瓜玉米粥、大米稀飯早晚必備。

  岳母來後,吃飯也有了講究。開始的時候,岳母或許是擔心炒的菜不夠吃,總是吃的很少,每次炒菜剩很多。妻子就給岳母單獨準備一個小碗,給岳母單獨盛一些菜,希望她多吃。還是擔心懷疑我們嫌棄她,說話時我們陪著更小心。隨筆心情

  岳母雖然還能自理,但也有高血壓心臟病,氣管也不好,需要常年服藥。為了岳母的健康,我們的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,以蔬菜為主,少食多餐。平時很少買肉,每天早上給岳母喝蜂蜜水,每人一個雞蛋。發現岳母喜歡吃雞肉,我們每週末就買一只燒雞或者烤鴨一起吃,也算是改善生活。

  家務活一般都不讓岳母插手。不過,很少的時候,我們也故意留下一些碗筷不刷,待我們上班後,岳母自會洗涮。雖然明知道她心痛自來水花錢洗刷的不乾淨,我們還要重新沖洗,但我們也讓岳母覺得她在這個家裏不是吃閒飯的人,多少還是一個“有用”的人家庭理財

  由於腿腳不便,上樓下樓吃力,原來住的又是四樓,岳母便不再下樓。每天我們上班後,大部分的時間裏家裏只剩下了岳母,自然難免寂寞,好在社區裏人來人往,車水馬龍,她便經常站陽臺上看熙攘的人群,看各色各樣的人流。有時候,就在客廳的茶几上擺弄自己的塑膠長條紙牌,或者繡鞋墊打發時間。

  生活倒是很有規律。前年岳母在我家住了一冬,礙於鄉下春節老人要和兒子一起家人團聚的傳統,新年前岳母才回家。岳母後來逢人就說,在城裏老好了!暖暖和和,吃飯都端到眼前,經常給我洗澡、洗頭、洗腳、剪指甲,都侍候的老周到了,享福了md senses 好唔好

  我的父母在十多年前就都去世了。那時候我正忙著獨自照料兒子上學,很少時間回家看望父母,照顧父母。在父母垂暮之年沒能好好的贍養照顧他們,沒能盡孝,這在父母去世後成了我永遠的傷痛。因此,我經常和妻子說,父母在就是一個完整的家,父母不在的時候,那裏就不是家了,我們再回家就是走親戚了。

  去年,我們換了新樓,搬到新區住,離單位遠了,買了小汽車,雖然最低檔,是最便宜的,但是總能遮風擋雨,回家更方便了,就又把岳母接來了。

  因為新樓是二樓,上下方便多了。或是越老感覺身體越不方便,岳母倒是願意來了。每天早上我們去社區廣場跑步的時候,岳母也一起圍著廣場散步,鍛煉身體。三圈後,坐下歇息等我們一起回家。

  斷斷續續,去年岳母在我家住了大半年。這不,春季過了,正月十五過了,我們又把岳母接來了。家裏有老人,有牽掛,我們感覺日子過得充實。

  網上微信上經常有人傳送這樣的話語:1歲孩子把屎尿拉褲子裏往往被原諒,而80歲老人則會被責備;1歲的孩子不愁沒人餵養,80歲的老人卻擔心沒人贍養。孩子怎樣成長,老人就怎樣退化。他們沒有“癡呆”,只是回歸孩子的狀態。當他們忘記往事,忘記如何吃飯,忘記如何說話,請耐心對待。這就是生命的輪回,這是上天給子女回報父母的機會,我們應該珍惜。

  實際上,父母需要的不是我們的金錢,你給他們錢,他們也捨不得花。他們需要的是時間,是經常的陪伴,經常的交流。父母可能已經眼花耳背,我們也要不厭其煩地悉心聆聽他們的嘮叨,才是對他們的尊重。我們希望得到的不只是老人的誇獎,而是老人臉上真誠的笑容。

  百善孝為先。請善待父母,因為我們都會老去。